推进改革创新 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设计开发系  时间:2011-01-04  点击数:

推进改革创新 提高教育质量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省

——在“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刘教民

河北省教育厅厅长

同志们: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省教育厅决定召开这次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合作教育 共同育人”为主线,进一步推进改革与创新,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下面,结合这次会议的任务,我讲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讨论。

一、学习《纲要》,统一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今年七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九月,教育部又在杭州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纲要》的颁布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教育事业全面服务建设小康社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引领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和富民强省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面贯彻落实《纲要》和会议精神,也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为此,我们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1、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明确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和历史方位。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民生性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教育的崇高使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科学把握了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开启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

会议提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优先发展教育,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是坚持育人为本,强大动力是坚持改革创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会议确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全面部署了我国未来1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任务。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的首位。

2、贯彻落实全国高职会议精神,坚持四个合作,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陈希副部长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上强调,高职教育要紧紧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这个主线,科学把握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办学基础能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全面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会议提出,高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要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改革主线;要以体制机制的突破引领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要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制度,通过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鼓励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建立董事会、理事会,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统筹规划、先行试点。“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按照统筹规划、先行试点、动态调整的原则,分步启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工程、地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和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建设等重大项目与改革试点,以政策引导、项目激励等多种方式,调动各方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持续改革与建设,努力使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同志们,《河北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纲要》明确了我省未来10年高等教育任务,提出了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稳步扩大规模,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办学特色,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服务能力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全省高等教育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迈进的目标。国家和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以改革创新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二、总结成绩,审时度势,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从1999年的25所发展至现在的58所,举办普通高职教育的成人高校6所,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29所。其中民办高职院校从无发展到现在的14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55万人,招生数19万人,分别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在校生总数、招生总数的55.2%、59.6%、54.2%,形成了办学类型多样、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公办和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格局,在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示范院校建设成绩斐然自2004年起,我省组织实施了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了四批国家、省级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遴选工作。建成国家示范性院校4所,今年又新遴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4所,已经教育部公示完毕,正待批复立项,拟建设省示范性院校10所,遴选工作正在进行中。项目建设共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专项经费达1亿元,省投入配套建设经费1亿多元。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3所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在国家验收中评为优秀,共获得国家奖励资金1500万元。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通过省级验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打造了高职教育品牌,树立了高职教育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引领并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3、办学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高职院校开展政、企、校合作共建。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产学融通、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配置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过程,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共建机制已经逐步形成。如,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校后厂”“校企一体”办学体制、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政校企联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和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厂中校”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机制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院校领导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教育部 “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选派一批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领导赴美国、德国等国家进行学习和培训。组织开展省内各种形式的校长书记培训班,相互学习,加强交流。通过培训和考察学习,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拓展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大幅提升,建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专家型的高职院校领导队伍。一些院长、书记都已成为省内乃至全国高职界具有影响的知名专家,成为我省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领头人。

5、专业和课程建设成果丰硕主动适应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制定了《关于加快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高校专业布局结构。一是认真调整完善学校专业设置和建设规划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分工与发展定位。二是优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应用性学科专业,确保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三是大力发展和培育优势特色专业,控制一批社会需求相对饱和专业的招生规模,撤消一批陈旧过时的老专业。四是实施专业设置的动态管理。实行暂停招生专业、撤消专业年度备案制度。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共开设专业3372个,重点发展专业122个,控制发展专业24个。建有国家级精品和示范专业20个、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106个,在5个专业领域建设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项目24个。高新技术及应用型专业占80%以上,覆盖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十大主导产业急需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自2002年起,我省启动了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建设省精品课程702门,国家精品课程79门(其中高职高专55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总投入共达3亿多元。

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彰显特色积极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引导政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开展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融合,学工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两轮半年带薪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地流动学校”,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 “顶岗实习的北大勺园”模式,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二是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引入行业职业资格鉴定,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双证书”教育全面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三是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选择一批行业背景突出,工学结合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与企业签定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积极探索“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企业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如,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已被列入了国家邮政人力资源建设规划。四是开展国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邢台职院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承德石油高专石油化工两个国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已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获得经费支持1500万元。

7、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国家、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建设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5个,省实训基地63个,中央支持专项经费达5390万元。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各投入3000万元分别建设了集教育培训、技能鉴定、项目开发和技能竞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突出实战演练和数字化手段组织教学的石油钻采、焊接技术等现代化教育培训基地。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动车组技术专业,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配置动车组1:1实车模型和和相关设备,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动车组技术实训基地。

8、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升各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做到建设目标、规划、措施和投入的四个到位,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稳定、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整体优化,具有 “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28人,省教学团队27个。

9、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强化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求贡献,以服务求支持,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实现了校企双赢,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全省高职院校年均为社会开展就业培训、技术培训10万多人次,职业技能鉴定8万多人次。近年来,学校教师发明专利共计6000多项,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近万项,为企业创造效益上亿元,学校获取技术服务费上千万元。

10、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收到实效。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于2004-2008年顺利完成了第一轮50所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其中,评估优秀学校21所,评估良好学校17所,评估合格学校12所。2009年,在总结第一轮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我省于启动了第二轮评估,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完成61所院校的评估任务。通过评估,引导和帮助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学校分工、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全面加强了教育教学工作,改善了办学条件,凝炼了办学特色,规范了办学行为,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自我保障和监控机制,也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营造了人人都关心教学改革和建设的良好氛围。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富民强省战略的需要,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高职会议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推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同志们,当前我省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高职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当前,我省正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根本转变,实现构建河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必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已成为实现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城镇化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主创新等工作,加快急需培养人才,自觉承担起服务我省经济建设的时代责任。同时,要主动适应党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要求,加快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瞄准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相关领域国际化、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

我省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转变,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新机遇《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迈入“人才强省”行列。目前,从人才结构布局看,我省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急需发展的社会各领域,均存在人才支撑不足,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适应,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为此,我省把人才优先发展提升到了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人才培养也成为了我们当前的紧要任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组织实施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着力解决一些领域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突出问题。加快落实大规模人才培训任务,保证各级各类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组织实施“技能大师”培养工程,着力建立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全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省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空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过了30年的历程,截止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215所,在校生965万人,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跨越,1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近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尤其是近几年来,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有效地带动了全国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从办学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建设、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念和思想,在高职教育发展上扩充了新的空间。在今后的10年里,我们要紧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大力推进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有新提升,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上要有所作为,要强特色,练内功,推进内涵建设,实现持续发展。

三、明确思路,科学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省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教兴冀、人才兴冀和富民强省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增强办学活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省。为此,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始终把更新理念作为改革先导,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依据河北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变办学思想,梳理发展思路、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确立建设任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树立人人成才观,树立终身学习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发展观。要主动适应河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顺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强化合作办学共同育人,提升合作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上台阶。院校领导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做更新教育理念的表率,努力成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教育风格的教育家。各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师要带头转变观念,带动广大教师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地各院校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以高职教育的新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始终把“四个合作”作为改革主线,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高职会提出的“四个合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各校要强化合作办学机制,加强高职院校协调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办学“双主体”;要创新合作育人的新模式,促使高职教育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贴近社会实践,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以合作就业为导向,促使高职院校适应企业生产用工的需要培养人才,使顶岗实习学生成为企业用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合作发展为动力,促使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主动参与企业新技术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为学校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3、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要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有利于提升办学水平的管理体制。各地政府要把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规划纳入地方改革发展规划,加强政府统筹力度,建立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协作,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的有效机制,推进政、校、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探索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真正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合作共赢、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

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各校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快改革步伐,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力争在地方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责任分担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上有新的进展,促进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地区和行业背景、不同类型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办出各自特色,创建各自的一流。

三是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在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等方面,探索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特点的有效形式。要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探索高校理事会制度和内部管理结构改革,建立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进高校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4、始终把专业调整作为发展的重要举措,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各校要深刻认识我省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实际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到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升级上来,调整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模式上来,紧紧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实际变化,积极开展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我省高职高专学校专业的设置更加符合我省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支撑和带动作用。一是建立符合我省实际,具有时代特色的专业体系。优先发展与省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大力扶持环首都经济圈、沿海地区开发建设相关的专业建设,重点发展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积极拓展与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二是积极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大力扶持发展一批基础好、实力强、市场前景广阔、吸引力强的,能够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加强国家、省、校三级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三是促进专业间的交叉融合。组建跨专业领域教学科研团队,发展新的专业生长点,尤其在未来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保证专业建设的适度超前。四是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和专业信息公开的管理机制。依托国家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搭建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工作平台,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实现高职专业的动态调整。

5、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提高质量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作为基本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学校领导的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方针。书记、校长要亲自抓教育教学工作,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定期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坚持校企合作育人,大力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单位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吸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深入开展 “订单式”等多形式培养,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鉴定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充分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CDIO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三是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构建与实施基于生产项目的“做中学”课程体系,形成系统化课程,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开发坚持工学结合的理念,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开发路径。按照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要求,校企共同开发优质专业课程,完善课程标准建设。继续推行“双证书”制度,选取与行业企业生产、管理相一致的教学内容,将最新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衔接,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及讲义。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四是积极探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大力推行“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模式,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实习组织管理。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校企资源,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建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五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多元立体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将企业参与度、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以能力评价、知识评价与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观为指导,改革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办法。吸收行业和企业参与质量评价,形成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健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质量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实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和教学工作基本状态数据公示制度。

6、始终把师资队伍作为发展的关键,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各校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完善高素质技术人员引进机制,畅通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引进和交流渠道。要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双师素质。要加强校际交流,强化挂职锻炼,加强出国培训,拓宽教师视野。要注重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营造平等宽松的环境,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解除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激发中青年教师的创造力。要加大“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力度,支持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支持聘任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努力建设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业务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7、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责任,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

当前,我省正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社会格局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一要成为新兴产业的促进者。紧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人才结构、专业设置和研发攻关等方面提前布局,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强服务的针对性。二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主动融入环首都经济圈、推进沿海地区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的新空间。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面向社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服务。

8、始终把国际交流作为有效途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优化我省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新时期现代高职教育要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要将国际化发展纳入学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出国培训学习制度,选拔优秀教师出国学习培训。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国际化新型课程体系,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积极推进院校与国际知名学校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家示范、省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海外合作办学,吸引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通过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和学分互认、师生交流、教师培养等途径,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同志们,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值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省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23 ©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河北省承德市高校园区   邮政编码: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