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党课

作者:  时间:2024-11-18  点击数:

夜空像一块巨大的幕布,缀满了闪耀的星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

在历史的长河中,塞罕坝曾是一处美丽的皇家猎苑,“千里松林”见证了昔日的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开垦和砍伐让这片土地逐渐荒芜,风沙肆虐。

直到党的号召响起,一群怀揣梦想与使命的建设者奔赴塞罕坝。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绿色征程。

党的决策如明灯,照亮了塞罕坝的未来。无数党员冲锋在前,带领着广大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每一棵树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心血。

在这里,党的功绩熠熠生辉。是党给予了方向和力量,让塞罕坝实现了从荒漠到绿洲的伟大转变。这片绿色奇迹,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如今的塞罕坝,蓝天白云下,林海滔滔,美不胜收。它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力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成为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

在广袤的华北大地,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塞罕坝。曾经,这里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漠沙地;如今,这里是百万亩郁郁葱葱的人工林海,犹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闪耀在祖国的北疆。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一种伟大的精神——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牢记使命的忠诚精神。半个多世纪前,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369 名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创业者,听从党的召唤,从全国 18 个省(市)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他们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以忠诚和担当,在荒漠中播下了绿色的希望。

塞罕坝精神,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塞罕坝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冬季漫长而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40 多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 7 个月。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住窝棚、喝雪水、啃窝头,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奉献精神,顶风冒雪,战天斗地。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筑起了一座绿色的丰碑。

塞罕坝精神,是绿色发展的科学精神。塞罕坝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科学造林、科学营林、科学管理。他们不断探索创新,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创造了森林经营的新模式。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资源总价值超过 200 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 140 亿元,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塞罕坝精神,是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在塞罕坝的建设过程中,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绿色的事业。他们有的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有的推迟了婚期,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无私的奉献,铸就了塞罕坝的辉煌。

塞罕坝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2023 ©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河北省承德市高校园区   邮政编码: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