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红色故事,賡续红色血脉”专栏: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之五——六女上坝

作者:  时间:2024-05-20  点击数:

“哪怕它,冰天雪地风沙大”

“哪怕它 深山密林无人家”

“六女坚决要上坝”

这是一首唱遍承德市大街小巷的歌曲,讲述了六女上坝的故事。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风沙荒漠到塞上绿洲,塞罕坝的绿色奇迹是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坚守使命,不懈奋斗的结果。他们当中有一批青年学生,怀揣梦想,走出校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1964年,陈彦娴20岁,正在承德市读高中。当时,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隽。陈彦娴和同宿舍的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几个好姐妹也萌发了响应党的号召下乡锻炼的念头。他们毅然来到塞罕坝,植树造林。

六个女孩上坝后,全部被分到千层板林场,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原本在我们的设想中,上坝后就可以开上拖拉机或其他机器,神气地进行机械化造林工作了。”陈彦娴没有想到,她们的第一个工作是在苗圃倒大粪。六个女孩不仅要忍耐难闻的气味,还必须跟上大家的节奏,流水作业,转着圈儿地倒,不停走动。一天下来,六个人都累得腰酸腿痛。一些老工人笑着说,这几个女孩刚从学校过来,这些重活根本就干不了。六个女孩不服气,大家商量后决定:别人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不信干不好!此后,不管条件如何恶劣,她们几个始终没有抱怨过什么,坚持努力地克服困难,做到干啥也不比别人差。

春天的塞罕坝,风沙肆虐,气候干燥,姑娘们的嘴唇干裂,吃饭都张不开口,只能把干粮掰成小块儿往嘴里塞。当树苗郁郁葱葱、生机勃发之时,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们,脸上却干裂得开始蜕皮。

秋天选苗时,为了使苗根不失水分,姑娘们要在泥塘里作业。十月,坝上已然天寒地冻,好多人都患了风湿病。然而,姑娘们不顾病痛劳累,依然坚持。劳作一天下来,活像六个泥人,姑娘们洗去身上的泥水,也洗去身上的疲惫。

“坝上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房屋不够住,就住仓库、马棚、窝棚、干打垒和泥草房。最难熬的是冬季,气温零下四十多度,嗷嗷叫的白毛风一刮,对面不见人,呼吸都困难。每走一步就要使出全身力气,羊皮袄穿在身上都给冻透了。”六个女孩与男人一样,参与了上山伐树工作。她们在没过膝盖的大雪中伐树,再拿绳子捆好,用肩膀拉着从山上向下滑。在凛冽的“白毛风”中,她们的脸、耳朵都冻得起了泡。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里,单薄的窝棚既不抗风又不保暖,住在里面的姑娘即使抱着火炉也不会感到温暖。睡到半夜,炕洞里的火熄灭了,褥子、毯子全冻在炕上,起床后就得用铁锹慢慢铲。头戴皮帽子、腿蹬“毡疙瘩”的姑娘们一回到家,就会吓家人一跳,常被调侃成“外星人”。有一年春节下大雪,积雪足有一米深,送姑娘们回家的卡车半路抛锚,铲车又掉进雪坑里,姑娘们只好返回林场。她们含着热泪,一步一回头,这年春节她们是在林场度过的。

“在那种情况下,越是站着越冷,所以大家只能干活,比着干,看谁干得好、干得多。”陈彦娴说,经过上山伐树那一个多月的磨炼,上至林场领导、下到普通职工,都对她们刮目相看,开始佩服这几个来自城市的女孩。

高志局四海,万载垂清风。五十多年来,塞罕坝人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这片林场凝聚了太多人的感情太多人的心血,这片林海就像他们的孩子,他们哺育它,见证着它的成长。塞罕坝已经不是简单的一片森林,而是人文的汇聚,遍布情怀。如果说"功勋树"是精神开始的引领,那么万千林海就是精神的结晶!塞罕坝没有让人失望,今天的塞罕坝格外的美丽,已成为旅游胜地,塞罕坝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名副其实的“地球卫士”


2023 ©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河北省承德市高校园区   邮政编码: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