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早年,这里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原荒丘。
1962年,为了阻隔黄沙侵袭,原林业部从18个省份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起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造林大军。他们不畏荒漠,一同忍受着冬天-41℃的低温;一同经历着百分之五的树苗成活率;一同住着漏风漏雨的仓库和窝棚。
当时高寒、低温、冻土这些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挡在第一代塞罕坝人前面的拦路虎。恶劣的环境注定了创业的艰难,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在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连续两年成活率不到8%。经过反复技术分析后,他们意识到,想要提高成活率,必须自己育苗。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在高寒地带自主育苗,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塞罕坝的创业者们从未退缩,经过第一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劳动,坝上育苗取得了成功,苗木对塞罕坝的气候也有了适应性。1964年春季造林的号角再次吹响,塞罕坝的创业者们开展了一场至今都令人激动不已的造林大会战。著名的马蹄坑大会战,挥汗如雨的三天三夜,在塞罕坝人的努力下,落叶松布满整个马蹄坑坡。
虽然马蹄坑会战大获全胜,但是第一代的塞罕坝人可谓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王尚海作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建场之初,由于造林成活率低,加上生活艰苦,人们的情绪一度很低落。为了能以实际行动稳定人心,王尚海将妻子和五个孩子举家迁到当时极为荒凉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王尚海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硬汉”。很多林场老职工都记得,王书记当众只流过两次眼泪:一次流泪是马蹄坑大会战胜利的时候,他跪在山坡上号啕大哭。另一次流泪是他的小儿子发高烧,因为大雪封山,孩子的病转成了小儿麻痹。当他得知孩子将落下终身残疾时,他紧紧地抱着孩子,大哭了许久。因丈夫在工作上的辛勤付出与生活上的拮据贫寒,王尚海的妻子也曾心疼地劝他辞职一同回山西老家。他却固执地说“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最终,马蹄坑大会战取得全面胜利,开创了中国高寒地区机械栽植落叶松的先河。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 受人敬仰的“精神高地”。2021年8月23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作为青年人,我们要牢记使命,就像塞罕坝人那样,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了绿色事业而奋斗。我们也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我们还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像塞罕坝人一样,用心守护我们的家园,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最后,我们还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