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化旅游学院积极对接,两名思政课教师随同专业课教师一起带领学生们到塞罕坝,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此次活动是落实“四个思政”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新尝试。对此,两个学院高度重视,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撰写授课讲义,并布置课后作业。
在大巴车上,两位思政课教师化身“导游”,面对窗外的草原林海,向学生们讲述塞罕坝的“前世今生”。同学们了解了近60年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到“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蜕变,了解了三代塞罕坝人矢志不渝、战天斗地、久久为功的故事和“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陈晓华老师在讲解“绿色发展”时,向同学们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普及了碳中和、碳达峰的环保知识,并与同学们亲切互动提问,鼓励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吃、住、行各个方面,做一名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大学生。马玲老师在讲解中,也鼓励同学们要传承塞罕坝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不辱使命,不负先辈,不负国家,不负青春。
两位老师的现场授课气氛热烈,在讨论阶段,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受益匪浅,不仅在专业实习实训中锻炼了职业技能,还通过置身塞罕坝、学习塞罕坝精神,净化了心灵,接受了洗礼,升华了境界,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并一致表示要在实际行动中传承和践行“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