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新需求,我校学生工作部(团委)于1月14日至3月15日精心组织了为期两个月的心理疗法线上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立足前沿、聚焦实战,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专家引领,为119名学工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注入专业动能,标志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向专业化、科学化新阶段。

(部分学员心理疗法培训合格证书)
高位谋划:锚定时代需求,打造专业化队伍
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和信息化浪潮冲击,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这一时代课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本次培训紧扣“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构建全员心育格局”目标,组织学生工作部(团委),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及心理辅导教师共同参训,覆盖率达98%,实现了学工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力量的全员赋能。
培训课程设计深度对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围绕“精准识别、科学干预、系统支持”三大核心能力,培训围绕心理辅导的核心需求,系统讲解了合理情绪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意义转换疗法、冲击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模仿疗法、家庭治疗、内观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心理剧疗法、绘画疗法、森田疗法、厌恶疗法、贝克认知疗法、叙事疗法、阳性强化疗法等17种心理治疗技术。
专家引领:汇聚顶尖资源,构建学术化体系
本次培训充分发挥“校地协同”优势,培训专家均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心理专家。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咨询等形式,生动演绎了从心理问题识别到干预转化的全流程,确保参训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心理辅导能力。
成效显著:强化实战应用,培育特色化品牌
经严格考核,参训教师获得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认证的《心理疗法培训合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参训教师认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还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学工教师致力于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心育生产力”,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助力旅院学子成人成才。
展望未来:深化体系建设,谱写现代化篇章
本次培训是我校构建“大心理”育人格局的关键举措。学校计划在五年内实现三个“百分百”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受训率100%、辅导员心理疗法持证率100%、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标准化流程覆盖率100%。同时将“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心理服务中心——心海导航”系统平台不断优化升级拓展功能使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是触及灵魂的教育,我们要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颗年轻的心灵。随着培训学习的不断深入和心理健康保障成果的持续转化,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朝着更专业化、精准化、人性化的方向迈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心理基石。(学生工作部(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