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现代农业与园林学院第十届“情系母校,爱心传递”助学活动在2号教学楼307党团活动室举行。这项由优秀校友北京路桥海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宇翔,天津山水源态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晓东自发组织的助学活动已走过十个年头,累计资助优秀毕业生超过20名,发放奖助学金总额达10.5万元,成为学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品牌活动之一。学校党委副书记董巧玲,副校长温守东,党委委员、副校长陆翠华,学生工作部(团委),招生就业处,校企融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和现代农业与园林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相关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董巧玲对优秀毕业生“情系母校 爱心传递”的行为给予高度肯定,强调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育品德。这种爱心传承正是学校“双立双成”“培养塞罕坝特质旅院人”的生动实践,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奉献精神、勇担社会责任。陆翠华也对优秀校友反哺母校的行为高度赞赏,十年来,校友们的爱心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照亮了众多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希望受助的同学未来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让这份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代代相传。
活动发起人马宇翔、施晓东回忆道:“十年前,我们几个毕业不久的校友聚在一起,想着能为母校做点什么。”“当时就决定每年拿出一万元,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且怀揣农林梦想的学弟学妹。”令人感动的是爱心传承,两位曾经受助的毕业生也专程回到母校。其中,18届毕业生杨晓娜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园林企业,小有成就。19届毕业生郑甲辉同学也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技术骨干。十年间,许多受助学子在爱心滋养下,成长为行业骨干、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有的投身农业技术推广,用科技赋能家乡发展;有的扎根园林一线,用双手描绘城市绿色画卷。他们用行动证明:暂时的困难阻挡不了逐梦的脚步,只要心怀感恩、不懈奋斗,终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座谈会结束后,董巧玲和陆翠华为优秀毕业生马宇翔、施晓东颁发优秀毕业生荣誉证书。

“情系母校 爱心传递”助学活动后,温守东陪同优秀校友观看了职教周学生的技能展示。多肉植物微景观、苏派盆景制作、非遗合香制品、现代插花作品等学生创作分列展台,温守东立足“劳动教育+非遗传承”教学特色,重点介绍各项目对接乡村振兴需求的育人实践。校友们在现代农林实训中心流连忘返,对作品展现的专业素养频频称赞。


回首这十年,“情系母校 爱心传递”助学活动已成为现代农业与园林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起校友与母校、爱心与梦想的桥梁。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携手校友,不断拓展助学形式与内容,让爱心的种子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的农业与园林专业人才,助力行业发展,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现代农业与园林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