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畜牧兽医学院为期一周的“劳动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专业技能锤炼”与“劳动精神传承”为核心,围绕宠物护理、动物标本制作、家禽孵化生产、社区科普服务四大主题展开,通过10余项特色实践活动,让学子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育人理念。
从青涩到匠心:技能锤炼展风采
在宠物美容实训室,学生们化身“剪刀手”,从初次执剪的笨拙到造型设计的从容,展现了技艺的蜕变。宠物养护与驯导231班学生坦言:“修剪毛发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责任心的考验。每一次剪刀起落,都在教会我们如何用专业守护生命之美。”

动物标本制作环节则串联起“老中青”三代匠心传承——退休教师手把手校正标本角度,青年教师示范操作,大学生带领小学生观察骨骼结构,形成“银丝到青穗”的技艺接力链。


生命教育课堂:孵化实践悟真知
家禽孵化生产实训成为“劳动周”的一大亮点。从种蛋筛选、码盘消毒到雏鸡破壳,学生们全程参与,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个细节。在孵化室,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在记录着温湿度数据时感叹:“21天的孵化周期让我体会到,生命成长需要耐心与精准,正如我们的专业学习一样。”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养殖技术,更深化了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感。


服务社区:专业赋能传递温暖
利用课余时间师生们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开展“萌宠科普与共育”行动。宠物义诊、文明养犬宣传、流浪动物救助等活动吸引数百名居民参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为一只泰迪犬检查口腔后表示:“用所学知识帮助宠物和主人,让我感受到职业的价值。”社区居民李女士称赞:“学生们的专业和热情,让我们对科学养宠有了新认识。”


劳动育人: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劳动周”是知行合一的生动课堂。学生们在实践中锤炼技能、磨砺品格,这正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培养兼具工匠精神与社会担当的畜牧兽医人才。
此次活动,既是学子们从“学徒”迈向“匠人”的成长见证,也是学院践行“劳动创造美、技能成就未来”教育理念的缩影。在汗水与笑容交织中,新一代畜牧兽医人正以专业与热爱,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畜牧兽医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