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艺术设计学院以心理健康月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以“悦纳自我”为主线,创新“心育+”育人模式,五育并举,多角度探索协同育人育心机制,活动范围全员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效果深层化。
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以德育心,沐浴“心”阳光
始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5月中下旬组织“设计人在行动”师生志愿服务队先后走进高新区滨河社区和竹林寺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开展赞美他人短信大赛与“我很欣赏你”户外团体活动,让学生在赞美他人和接收赞美的过程中,涵育美德,提升修养,开阔胸襟,实现育心与育德的交叉融合。

滨河社区志愿服务 竹林寺小学支教活动

“我很欣赏你”户外活动 赞美他人大赛获奖集锦
以智慧心,汇聚“心”能量
多形式多途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通过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展板,开展线上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各班开展多种形式“我爱我,阳光心灵”主题团日活动20场,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加学生的心理知识储备;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辅导员每天深入宿舍走访,及时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状态,在建档立卡、助学贷款等特殊群体学生中召开座谈会,及时关注重点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员谈心谈话500余人次,为学生补齐心理知识短板。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展板 “我爱我,阳光心灵”主题团日活动

特殊群体座谈会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以体强心,赋能“心”动力
重视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先后开展“花样绽放,‘羽’你共享”花式羽毛球比赛、“户外相‘毽’,活力无限”花式毽球比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通过竞技与娱乐相融合的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纾解压力等多重效果;5月25日开展“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心理健康日活动,通过“寄语梦想‘许愿墙’”“放飞烦恼”“不要怕,有我们在”“爱的抱抱”等活动版块,将心理、趣味、团队、快乐等理念融入丰富多彩的团体项目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积极情绪,塑造健全人格。

花式毽球比赛 花式羽毛球比赛
“5.25——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心理健康日活动
以美润心,孕育“心”希望
心育美育广泛结合,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行业大师进校园”“书画名家进校园”等多项活动和讲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滋润心田,陶冶情操;开展班级Logo设计大赛及创意产品征集活动,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在创作中激发灵感与热情,愉悦身心,收获成就感;开展“我爱我,给心灵一个小憩”读书分享活动,学生在经典书籍阅读和分享中饱览新知、感悟哲理;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辟“心‘晴’驿站”专栏,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在朋友圈“晒晒你的幸福”打卡活动中,一起分享幸福,传递美好。通过美育“浸润式”的感染,实现以美养心、以心筑美的育人目标。

“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和讲座 “我爱我,给心灵一个小憩”读书分享活动

班级Logo设计大赛及优秀作品 晒晒你的幸福优秀代表
以劳健心,放飞“心”理想
广泛开展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和谐校园我维护”“文明承德我守护”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结对而行在校园内捡拾垃圾与烟头,清洁教学楼楼道,默默为练铅球、铁饼的场地打扫卫生、捡石块以防体育生崴脚受伤,在城市街道中清理随意被丢弃的垃圾,将随意摆放、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回归原位、恢复秩序;持续深入推进“三个一”习惯养成教育,宿舍及教室卫生高标准,严要求,常检查,勤整改,深入开展周四大扫除活动,让学生提高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及社会实践,通过劳动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品质,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

“和谐校园我维护”劳动实践 “文明承德我守护”劳动实践
“三个一”习惯养成之劳动部分
艺术设计学院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以润物无声的姿态丰盈学生的身心,为心赋能,为爱添力,引导广大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悦纳自我,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今后,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心理育人模式,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落实我校“双立双成”育人理念的重要内容,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坚持系统学习知识与全面提高素质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设计学院供稿)